手把手教你 Linux 平台的路由表配置
坑边闲话:Windows 平台现在是两套命令控制体系,一套是向后兼容的 CMD 窗口,另一套是 PowerShell Core. 非 Core 版本的 PowerShell 我们今天不谈。与之类似,Linux 平台的网络命令也是分了两代,一代是 net-tools,另一代是 iproute2. 紧随时尚潮流的你,赶紧跟我学起 iproute2 命令套装! 哔哩哔哩原文 1. net-tools 已是烈士暮年· 首先来介绍一下老一代的 net-tools 套装。 net-tools 是一个程序的集合,专门为 Linux 系统实现,而且构成了 NET-3 网络的基础。 传统的 net-tools 具体包括以下的若干程序: arp hostname ifconfig netstat rarp route plipconfig slattach mii-tool iptunnel ipmaddr 注意,OpenWrt 21.02 并没有囊括 net-tools 所有的命令,只有部分依旧比较常用的命令得到支持。比如 ifconfig,netstat,route,miit-too...
手把手教你 Windows 平台的路由表配置
坑边闲话:讲真,Windows 是我最爱的系统,没有之一。有人问,你作为一个 Geek 竟然不爱 UNIX,这“河狸”吗?其实真的很合理。Windows 是我见过的设计得最精妙的系统,保持强大兼容性的同时,Server 版的稳定性也好得没话讲。所以我想聊聊 Windows 的网络配置。后期也有可能出几期用 Windows Server 2019 当软路由的教程。 哔哩哔哩原文 1. 前言:请抛弃 DOS· 现在 Windows10 系统依旧内置了一个 DOS 模拟器,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cmd.exe 程序。通过这个程序可以运行好多简单的网络命令,比如 ping、ipconfig 等。尽管看起来如此方便了,但是我们要明确,cmd.exe 早就老掉牙了~~ 有更好、更新的东西等着它呢~~ 记得我本科时有位哲学课老师说,“新的就是好的”。我当初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这也太古怪了吧?!新的东西可能兼容性不好,所以有可能出各种问题。后来我把这句话魔改为“新的稳定版就是好的”,至今我仍旧奉行这句话,所以一直都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热爱与探索。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上主题:如何用 Pow...
Hyper-V 与 VMware Workstation Pro 虚拟交换级连
坑边闲话:在前作中,我描述了如何用 Hyper-V 替代 VMware Workstation Pro 来承载 OpenWrt 虚拟机,以实现 10Gb 万兆虚拟网络。效果确实很好,而且占用更少。然而在文章最后我也提到了,这种模式有一些弊端,那就是 OpenWrt 的代理无法给 VMware 的虚拟机用。这是因为这两套虚拟平台并不互通。加上 Hyper-V 的弱鸡 Linux 桌面,我们不得不考虑让 VMware 虚拟机利用 Hyper-V 里的 OpenWrt. 哔哩哔哩原文 其实这个问题很通用,往大了说就是如何在两套虚拟化平台间建立通信。 1. 背景知识· 首先要明白,开启了 Hyper-V 之后,你的 Windows 就不再是以前那个 Windows 了。有人说开启了 Hyper-V,你的电脑就变成了一个虚拟机,所以游戏性能什么的会大大下降。这么说也不全错,毕竟微软文档有提到过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外设的 I/O 速度方面,确实有这部分问题,但是也不至于“大大降低性能”。 注意 开启了 Hyper-V 之后,在 Windows 10 21H1 上还是可以用 VMware...
利用 Hyper-V 提升 OpenWrt 软路由性能
坑边闲话:L.L 系列是一个记录平时感想的专栏系列。内容可能不会很硬核,也不见得经过多方求证。不过可能会比较有意思。欢迎评论区讨论。在 BV1Hv411H7WS 这个视频里,老湿基详细介绍了在办公室台式机(单机)环境下,如何利用 OpenWrt 软路由实现网关模式流量代理。当时的配置环境是 VMware Workstation Pro 16. 在我看来,这个视频确实很有用,真正看过的小伙伴往往大呼 Wow Awesome! 哔哩哔哩原文 但是在 Wow 之后,我内心也有个小纠结的地方,那就是性能问题。VMware Workstation Pro 的宿主机虚拟网卡只有 100Mbps,这可太慢了。因为我们的流量是通过虚拟网卡出去的,所以这个 100Mbps 的数字就很让我担心。尽管事实比较令人放心,真实的网速能远远超过这个标称数值,但是我依旧怀疑这个虚拟网卡并不能跑满千兆。 今天我重装了 Windows 10. 新版 win10 的一大特性就是允许 Hyper-V 虚拟化与 VMware Workstation 同时启用。以前是必须二选一,现在终于能同时启用了。考虑到 Hy...
深入理解 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网络:理论篇
坑边闲话:ESXi 的虚拟网络是非常符合现实世界的直觉的,相对而言,我本人认为 ESXi 的网络比 VMware Workstaion Pro 的网络要更加简单纯粹。但 VMware Workstaion Pro 因属于 Type-II 型虚拟机监视器,所以具有一些 ESXi 所提供不了的功能。此外 VMware Workstaion Pro 是在宿主机上运行,因此在某些个人 PC、工作站上也能发挥很好的功用。 知乎原文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 VMware Workstaion Pro 16 的虚拟网络。 1. VMware 虚拟网络编辑器· 点击带有管理员权限图标的“更改设置”,即可看到当前的虚拟网络配置。 在 VMnet 信息中可以选择将选中的网络设置为三种类型: 桥接模式(Bridged Networking) NAT 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仅主机模式(Host-Only Networking) 关于这三种模式的官方介绍,参见:https://docs.vmware.com/en/VMware-Workstation-...
VMware ESXi 学习指南 p3:硬件直通
坑边闲话:虚拟机能利用通用计算的能力模拟出很多实机本身并不具备的硬件,比如通过软件实现一个万兆网络等。但是对虚机而言,某些场景不仅仅需要设备的完备,更需要硬件的高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的硬件性能损耗,那么用户可能不太乐意买单。在这种场景下,逐渐衍生出了硬件直通技术 Hardware Passthrough 和 SR-IOV 技术。 知乎原文 软件版本 本教程适用于 ESXi 7.0 和 8.0 版本。 1. 故事还得从图灵机开始说起· 阿兰·图灵在提出图灵机计算机模型时,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指明哪些问题是可计算的,哪些是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同时,图灵的《论可计算数》这篇文章还产生了很多推论,那就是有多条 Tape 的图灵机在计算能力上与单 tape 图灵机是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哪怕你给最朴素的图灵机多加几个纸带,也顶多是提高计算效率,并不能让改进版机器解决先前机器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段看不懂不要紧!) 上述一段话虽然太理论化,但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与学生打交道时,我会问他们一个问题:显卡是不是一个 Computer?同学们大致有以下几种结论...
VMware ESXi 学习指南 p2:虚拟网络
坑边闲话:虚拟机与实机在计算模型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把任务交给虚拟机做。但是,在设计虚拟机的托管平台时却需要考虑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存储、网络通信等。这是 ESXi 学习指南系列的第一篇正式文章,我们从网络虚拟化入手。 知乎原文 软件版本 本教程适用于 ESXi 7.0 和 8.0 版本。 1. ESXi 网络虚拟化概览·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ESXi 的 Networking 分得很细,总共有如下选项: Port groups,端口组 Virtual switches,虚拟交换机 Physical NICs,物理网卡 VMkernel NICs,虚拟机管控网卡(笔者自译) TCP/IP stacks Firewall rules 这六大部分的设计,借鉴了实体网络中的一些常见做法,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1.1 虚拟交换机· 在非虚拟化环境下,如果我们有多台电脑想要彼此通信,那么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买一个网口数量充分多的交换机,然后用这台交换机连接起我们所有的电脑;之后配置这些电脑的网卡 IP 在同一个交换域中,即可实现互联互通。如果仅有两台电脑 A 和 B,那...
OpenWrt 如何开启 IPv6 NAT
坑边闲话:IPv6 是一个很老但是又很新的技术,它已经发布很多很多年了,但是它至今没有完全普及。在某些 IPv4 地址特别多的发达国家,你甚至看不到 IPv6 的影子。而在另一些特殊场景,ISP 不愿意给用户分配 IPv6 前缀,而只是分配一个简单的 IPv6 地址。这导致内网里的 IPv6 分配出现麻烦。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就是对 IPv6 开 NAT.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优美的做法。 知乎原文 1. 查询路由器的默认 IPv6 网关· 首先通过命令 ip -6 route 获取路由器的 default 网关,也就是你路由器的上一级路由器的地址,即下面的 fe80::7625:8aff:fe0e:b250 dev eth2. 123root@OpenWrt:~# ip -6 route | grep defaultdefault from 2400:dd01:103a:4008::/64 via fe80::7625:8aff:fe0e:b250 dev root@OpenWrt:~# 然后将上面查询得到的默认网关设置为当前 NAT6 模式下的默认网关。运行命令如下: 1...
VMware ESXi 学习指南 p1:概论
坑边闲话:作为一个浸淫计算机世界多年的老萌新,经常产生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冲突感。有时把周遭环境弄得一团乱,此时就幻想能 Ctrl Z 回退一下。在现实世界中,这自然不太可能,在管理很多计算机设备、系统、软件的时候也很难做到。但是借助虚拟化技术,上述的“幻想”将变得很好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虚拟化技术。 知乎原文 软件版本 本教程适用于 ESXi 7.0 和 8.0 版本。 VMware 是现在虚拟化技术做得比较好的公司之一,该公司有完整的一整套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但是直接上来就介绍 VMware 的各种产品未免有点打广告的嫌疑。本着授人以渔的思想,我准备先从管理(运维管理、个人计算机管理)中的痛点入手,然后顺着这条线讲讲为何要做虚拟化。 1. 告别管理的痛苦· 如果你对计算机比较熟悉,那么肯定遇到过以下这些问题: P1: 计算机软件环境好不容易配置好了,然后一个错误操作导致环境崩溃了 P2: 多台计算机不方便集中管理 P3: 做工作需要多种计算机环境,这时候需要用双系统乃至多系统来解决;不差钱的话甚至可能已经动了买多台电脑的想法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大部分老...
Maple Ridge 雷电 4 控制器
坑边闲话:雷电 4 官宣这么久了,扩展坞等设备已经出现了不少,Youtube 上面也有不少视频;雷电 4 的笔记本也有很多,而且目前四千多的电脑就能搭载雷电 4 接口。但是雷电 4 的主机端独立控制器一直没有出现。老湿基一直在等,等 Intel 发布新控制器,等技嘉发布新的扩展卡…… 哔哩哔哩原文 今天老湿基想在这个专栏里和大家聊聊与雷电 4 扩展卡的事情。 1. 回忆往昔· 首先回到雷电 3 时代。 雷电 3 扩展卡其实有三代。 第一代是 DSL6000 系列,后来因为欧盟谴责英特尔的雷电控制器生产工艺不“环保”,所以英特尔马上发布了第二代 JHL,也是 6000 系列。 DSL6000 和 JHL6000 基本没有很大的差异,功能完全相同。 后来,DP1.4 发布,更高的带宽,也意味着更强的性能。雷电本身的首要任务就是传输高清视频信号,所以没有理由不跟进。所以英特尔发布了 JHL7000 系列控制器。JHL7000 更加成熟,某种意义上它已经算是“雷电 4”了,而现在某些下游厂商也称呼 JHL7440 的设备为雷电 4 产品。这种称呼显然是错误的、有误导性的。 2...
Thunderbolt 雷电驱动安装
坑边闲话:Thunderbolt 技术有万般好,但是它有一点极其令人厌恶:驱动安装。雷电驱动可不是鼠标点几下就能搞定,在 Windows 上要经过一番颇为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雷电 3 发展初期,淘宝上还有人能凭借这门驱动配置的手艺赚点钱。本文呈现的,或许是全网最细致的 Windows 平台的雷电驱动安装教程。 知乎原文 1. 启用 Thunderbolt 功能的先决条件· 如果你已经走到了驱动安装这一步,说明你已经明确知道自己的电脑支持雷电了。如果你还分不清什么是 USB,什么是 Thunderbolt,那这篇文章不适合你,先去商品的详情页好好看看或者问问客服再说。 总得来说,如果你想让电脑的雷电功能工作正常,那么具备以下条件: 主板上装有 Thunderbolt Controller 雷电控制器。现在比较常见的是 JHL7540/JHL8540. 该控制器可以集成在主板上,也能以独立的 PCIe 扩展卡的形式添加到计算机系统里,当然前提是你的主板必须支持这种扩展卡。常见的扩展卡型号及其链接如下,特别注意,A 家的扩展卡只支持 A 家的主板,而且各个厂商之间的产品互不兼...
超越苹果 Thunderbolt Pro Cable 的 40Gbps USB4 数据线
坑边闲话:苹果公司售价 949¥ 的 Thunderbolt Pro Cable 已经推出了数月了,笔者当时预言,不出半年,市面上会出现同款芯片的线或者类似的产品,但是我当时预言的是搭载 JHL 芯片的主动线。就在今周,革命性产品出现了,而且是以被动线的形式出现!其技术细节、产品性能究竟如何,我很是好奇,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知乎原文 1. LMPDA 公司· 笔者其实最爱和玩家进行交流,因为玩家热爱技术,也舍得在技术细节上进行思量、琢磨。当我打开 LMPDA 的官网(lmpda.com)时,我看到了下面一句话。 深圳市优爱斯必科技有限公司(LMPDA LTD)是一家从事高速传输接口拓展应用的新兴科技企业。志在为客户提供传输速度达业内领先水准的优质产品,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专注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公司立足深圳,由一批坚守数码行业十数年的资深玩家汇聚而成,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优爱斯必以“LMPDA”品牌立足,用专业的技术和快速的产品拓展不断完善企业升级,追求更广阔的未来。 因为这家公司也是由数码爱好者们创立的,所以我很想试...
5K 显示器系列 p2:产品评测
坑边闲话:穷与追求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对共生的矛盾,有追求有想法的人,可能因为贫穷而无法立即实现自己的想法,富有的人或许自觉已经超越了多数凡人,而变得不再有很高的追求。笔者多年以来一直想要一台精细度足够高、尺寸足够大的显示器,但是碍于囊中羞涩,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许是出于对美与和谐的追求吧,我认为只有能把字体显示得像纸张印刷一样精细的显示器才是理想的显示器。如果这个追求是终极的,那么我今天介绍的这款显示器或许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 知乎原文 关于分辨率与精细度与 Windows 渲染字体的机制,我之前谈过很多,感兴趣的可以再次回顾一下这两篇文章。链接如下: Windows DSR 显示设置与「显示器购买指南」 5K 显示器的田园时代(上) 1. 显示器的介绍· 在 2020 年新学年刚开学,大概是八月到九月间,我通过某些渠道联系到了店主。店主给我介绍了他的设想,以及他对这款显示器的理解。虽说我认识他的同行,并且在同行口中听到了一些不好的评价,但是根据我的判断,我觉得这款显示器还是靠谱的。随后,店主答应给我大概 700 元的费用,但是需要我自己原价购买显...
5K 显示器系列 p1:字体渲染机制
坑边闲话:我曾经在 2018 年写过一篇深入分析 Windows 平台的不同尺寸显示器、不同分辨率、不同缩放比例下的字体现实情况,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知乎原文 1. 硬核知识· 简单回顾一下上述的文章。 Windows 的字体渲染机制是很诡异的,为了兼容广大用户的 1080P 乃至更低分辨率的屏幕,微软针对不同分辨率、不同尺寸的显示器、不同的系统缩放比例采取了不同的渲染机制。 下面我们再仔细说一下 Windows 究竟是怎么渲染字体的。这儿我们首先介绍一个名为 GASP 表的东西。GASP 全称是 Grid-fitting and Scan-conversion Procedure Table,直译过来就是栅格拟合和扫描转换程序表。这个表及其重要,因为它是字体的屏幕显示的精髓。 GASP 表包含的信息描述了当字体在可以灰度化的设备上呈现时,首选的字体光栅化技术。因为字体是一种矢量图,所以原则上需要在一个分辨率无限大(甚至是连续的)的屏幕上显示,但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屏幕毕竟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构成,所以如何把 Ideal 的矢量图用光栅化的 LCD 屏幕...
有关雷电 4 的一切信息
坑边闲话: 知乎原文 2020 年 7 月 8 日,英特尔发布了玩家们期待已久的雷电 4 标准。其实我昨天就写了一个稿子,但是想着等外媒出更多的消息再改改也不迟,果不其然,雷电 4 发布后的第二天就有不少新消息。 现在回到消息:2020 年 7 月 8 日,英特尔公布了有关 Thunderbolt 4 的新细节,这是英特尔的下一代通用有线连接解决方案,该方案性能下限变得更高,除了功能上的拓展,还将会兼容 USB4 规范和现有的雷电 3 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看雷电 4 与雷电 3 的不同之处。 之前雷电 3 如果要接驳多种设备,那么唯一的方案就是菊花链。虽然雷电 3 标准也暧昧地说过可以支持多口雷电交换机,但是没有任何厂商提出过这种方案。现在由英特尔牵头,雷电 4 拓展坞将可以搭载四个雷电 4 接口,其中一个带有 PC 图标的是上游接口,三个只有闪电图标的是下游端口。英特尔这似乎是在向外界表示,未来的雷电 4 扩展坞将是真正的雷电扩展坞,而非现在的 USB、HBR 信号分线器。仔细想想,现在的很多仅有一个上游雷电接口的扩展坞只是将雷电 3 信号进行了恢复,并非将 1...
为什么我要开始哔哩哔哩账号
坑边闲话: 知乎原文 在所有中文社区中,知乎的水平应该是相对比较高的。我在知乎专栏发布过不少文章、回答,从浏览量、赞同量、感谢量来看,应该是帮助了一大批人。 但是在很多图文的表达能力不够充足的场景下,我很难用文字把行为顺序描述得很直观。 然后我就想到了 GIF 图,然而,正如很多关注我专栏的小伙伴所反馈的那样,很多专栏里的 GIF 图不能动,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图在我本地预览和 Github 预览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出现上述问题之后,我第二想到了知乎的视频功能,这个功能我上手试了两下,发现视频很不清楚,好像还只能内嵌到文章、回答里,也没有弹幕功能。最后也只好作罢。 那么我想,是时候将 Bilibili 和知乎结合起来了。 以后的日子里,如果我觉得某篇文章的表达能力还有点弱,我会配上视频的,视频链接一定会在文章的显眼位置给出,图文视频结合起来看,效果一定比单纯看文章要好得多。 鄙人不才,在哔哩哔哩积累了 400 个关注者, 喜欢的知乎网友,记得关注一波吧! 我的 B 站账号
Microsoft Word 高级技巧之 XML 映射窗格
坑边闲话:稍微有点编程基础的小伙伴,对程序中的变量一定不会陌生。那么我们能否把变量这个概念用到 Microsoft Word 里面呢? 知乎原文 这篇文章的难度并不高,但是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一般小白很少知道这项功能。 1. 为什么要用 Word 变量· 本文所指的 Microsoft Word (下称 Word) 中的变量,不强调让变量参与运算,而是希望能用这个量进行页面呈现。举个例子,我们在 Word 中打了这么一段话: 张三写了一篇文章,过了几天,张三感觉不太满意,于是他把文章修改了一遍。过了一个月,张三把文章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面。 上面这段话中,张三总共出现了 3 次,如果有一天,你想把这段话改改,套到另一个作者——如李四——身上,那么你要么进行全局替换,要么一个一个改掉,但是全局替换有风险,如果文章中还有这种句子: 他的作品的稿费是论页算钱,一张三块钱。 上述这种句子,张三并不是作者名,而是两个词的开头和结尾,如果这个张三被全局替换,就会出现 他的作品的稿费是论页算钱,一李四块钱。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所以全局替换并不安全,也不完美。 我们需...
Microsoft Word 插入公式、公式编号及交叉引用完美指南
坑边闲话:最近可能是正值毕业季,网上 Word 排版的内容热了起来。公式编辑一直都是 Microsoft Word 中的老大难问题,网上各路方法五花八门,杂七杂八,很多路子都不好。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这些正在写论文的学子。在这里感谢一下我本科的张翔老师,他是生环学院的老师,闲暇时候开设了全校范围的 Office 选修课。张翔老师不仅教会了我 Word 的正确使用方法,也开启了我全新的人生观。2016 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听他讲这门课,到如今竟然已经过去四年了。 知乎原文 这篇文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 Microsoft Word (下称 Word) 插入公式 公式编号 交叉引用 等问题一次性解决,而且是完美解决。 先约法三章: 在这里不讨论任何有关 $\LaTeX$ 和 Word 孰优孰劣的问题 本文使用的 Word 是 Microsoft 365 (前身是 Office 365)中的最新版 Word,使用 Word 2003、2007、2010、2013、2016 等老旧版本的同学,请先升级软件,否则无法使用本教程 本文有一定难度,但是也不算超级难,只要认真阅读...
一个猜谜语程序的逆向之旅
坑边闲话:猜谜语的游戏想必大家都玩过,所谓的程序谜语,其实并不是考验一个人智力、脑筋急转弯能力的游戏,而是锻炼逆向、动态调试的小 trick. 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IDA Pro 7.0 逆向的魅力。 知乎原文 题目来自课后作业,需要的二进制程序在这儿下载。单击下载。 1. 题目描述· 这个程序在 Windows 下编译、运行。 很多同学可能想,这么简单的代码,我逆向进去看看系统里面的字符串不就可以了吗?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2. 逆向· 2.1 恢复 key1· 其实这个题目用动态分析是很难分析的,用静态分析还好一点。动态分析之所以难,是因为里面的所有数据都是临时生成的,添加断点非常困难。 (记住,在 IDA Pro 逆向的时候,分析逆向出来的代码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含有相当多业务逻辑的代码。) 逆向之后,我们发现有这么一段代码很有趣: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v3 = malloc(0xBu);v4 = (char *)v3;*v3 = 0;v3[1] = 0;*((_WORD *)v3 + 4...
条件概率:三硬币问题
坑边闲话:以前我的社长,每次跟我讨论概率问题时,都特别强调,“我们所有的概率观测,实际上都是条件概率”。之前我不太懂这句话是什么,但是今天推导“三硬币问题”的时候,我发现用条件概率模型更加简单。 知乎原文 三硬币模型:假设有 3 个硬币,标号为 $A$,$B$,$C$. 三枚硬币都是不均匀的,抛掷得到正面的概率分别为 $\pi$、$p$、$q$. 现在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先抛掷硬币 $A$,如果得到正面,就抛掷硬币 $B$,否则就抛掷 $C$. 抛掷 $B$ 或者 $C$ 的结果,为本实验的结果。注意,中间抛掷 $A$ 的结果,我们不关心,而且也看不到. 现在问,如果你只知道重复若干次本实验的结果,不能观看实验过程,你能否恢复出参数 $\pi$、$p$、$q$? 再次提醒:你只能看到连续多次实验的结果,对于 $\pi$、$p$、$q$ 一无所知。现在要求你根据观测结果,恢复 $\pi$、$p$、$q$. 现在猜测一下,如果结果中频繁出现正面,那么说明硬币 $B$ 和 $C$ 中至少有一个侧重出现正面,如果两个都偏向出现正面,那么硬币 $A$ 的正面概率将不太好预测;还有...
个人 PDF 知识仓库构建 p4:EndNote x9.3 高级教程
坑边闲话:在第 1 讲中,我简单地推荐了几个 PDF 电子书下载网站,在第 2 讲中,较为详细地讲了一下如何利用 Abbyy Finereader 15 以及其他几款软件进行 PDF 精修,主要是制作标签、添加 OCR 后的文本层。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没有哪个知识是看一遍就能彻底掌握的,更何况我传授的仅仅是一些经验,算不得严肃的知识。这些教程,需要读者看完了再去实践,掌握一款软件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使用这款软件,然后向高手请教。 知乎原文 接下来,我将介绍如何管理浩大的 PDF 电子书仓库。 本篇文章适合以下同学阅读: 平日里做科研,有大量的 PDF 电子论文需要管理 自己有很多 PDF 电子书,需要进行管理 喜欢对自己的知识库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1. 当搜索代替了分类·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的文件数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凭借记忆进行树状存取很困难,这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搜索,利用文件系统自带的搜索功能进行检索、利用 macOS 上的 Spotlight 进行搜索、利用 Windows 上的 Everything.exe 软件进行检索。 或许以上的...
个人 PDF 知识仓库构建 p3:PDF 电子书的精细化处理
坑边闲话:第 1 讲和第 2 讲中,我描述了为何要建立一个电子档 PDF 书籍的仓库。但是万事万物都不是拿来就好,必须经过一番细致的处理才能为我所用,否则一味追求“大而全”,将会沉溺于虚无之中。慢下来,审视自己的需求,是第一步。 知乎原文 我曾见过太多的人,把收藏书籍、收藏微信精品公众号推送、收藏手机拍摄的上课的 PPT 等作为一种学习,或许他们真的想过,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找一段大块的连续时间,把这些旧日的收藏好好审视一番,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机会。我们不可避免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究竟是收集一个就立即处理一个,还是等收集到一批之后集中处理?一次处理一个,难免效率很低,浪费大量时间在 IO 上,类似于设计交换机时,CPU 的 PPS 数目一定时,包越大越容易达到交换的吞吐性能,反之,小 packet 会严重浪费吞吐量。然而,等累积到一定量再处理,则很难把握这个累积量的大小。 所以在看本文之前,一定要在心中默念下面几句话,否则极易走火入魔! 我搜集 PDF 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和科研,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那个潜在的追求满足感的心。过于简单地被满足,就很容易使我变得...
个人 PDF 知识仓库构建 p2:PDF 电子书的收集
坑边闲话:如果你想让一个东西永久保存下去,那是不可能的。宇宙间的原子会逐渐衰变,成为能量,而哪怕量子也不是稳定的。所以,要想让自己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都能保留下来,是很难做到的。如何让一个物体,或者说一个信息长久保存下去,我能想到的方式就是复制很多份。哪怕有一批被摧毁,剩余的也能继续使用。这就是网络与系统安全理论中的灾备概念。 知乎原文 现在公开出版的纸质书籍,在英文中统称为 Copy,也就是我们说的拷贝。出版社所具有的生产拷贝的权利,被称为 Copyright. 所以复制大量的纸质书,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记载信息的消亡。然而,目前的电子出版,特别是书籍的电子书版,还不算很成熟。 以异步社区(epubit.com)为代表的先驱出版机构,已经开始为电子书购买者创建一份独一无二的拷贝,具体的做法是把该会员的 ID 写入 PDF 电子档的页面中,这样就迫使该会员不敢轻易在互联网上公开自己的版权,否则泄露 ID 将会导致自己的 ID 被出版方追溯并惩罚。 以 Amazon.com 为代表的硬件绑定电子出版机构是一个另类,他们自定义了一种加密的文件结构,使得自己的电子档只能在...
个人 PDF 知识仓库构建 p1:初论
坑边闲话:眼下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我不得不宅在家里自我隔离,想到我的专栏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曾经想把所有的文章都搬到 WordPress 上,放弃知乎,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博客流量有限。本人初心也不是为赚钱,只是有限的流量难以把我的思想、心得传播出去,所以还是回归知乎吧。这是 2020 鼠年的第一篇文章。 知乎原文 当了二十年的学生,有些学习的方法想跟大家介绍一下。 知识仓库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个一时半会儿很难说清,更难以下定义。 但若从我们的痛苦、烦恼点入手,就能很清楚地搞清楚知识仓库的存在意义。 出门在外,想看的书(已买纸质版)不在身边,无法及时参考; 过年过去,自己的笔记已经找不到了,重新回忆当初的学习历程好像变得不在可能,只能从头再看一遍; 有同学、妹子想请教某些问题,想给他们推荐一些书籍,结果发现他们一时半会儿买不到书,又或者他们仅仅想搞清楚一件事情,并不需要专门买一本书 …… 如此种种,实在不胜枚举。接下来我会通过若干个专栏来介绍如何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仓库,从而游刃有余地应对上述烦人的问题,使你的学习、工作流更加顺畅高校。我的初期想法是把各个流程写得尽可...
Windows 10 安装 MySQL 8.0 指南
坑边闲话:今天下午,游戏正 high,小强一个微信告诉我,需要我帮他写个 MySQL 语句。这种第四代语言,在我们这种不搞数据科学的人手里,也就当成存储服务使用,正儿八经写 SQL 语句倒是没怎么搞过,用的时候现翻书是常态。Mac 上的 MySQL 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这次挑战一下 Windows 10 平台的 MySQL 8.0 的安装、连接、调试。 知乎原文 Status: 已搬运,待校对 之前我说过,在 Windows 的 .Net 平台下,做很多开发还是很舒服的。但是 SQL Server 是个例外。安装 SQL Server 就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中间步骤有很多术语都不明白微软是怎么搞的。好在,我并不经常与数据库打交道。咱们切入正题。 首先说一下答案:MySQL 8.0 在 PowerShell 里面的表现,与 macOS 下基本一致,除了不能清空屏幕命令行之外,基本没什么区别,都很简洁干练。 1. 官方网址下载 MySQL 8.0· 可以到 Oracle 的网站下载 Community 版本的最新版 MySQL. 网页地址在这里。 懒人下载链接在这里,点击即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