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边闲话:有大佬曾说过,一个可用的文件系统需要三到五年的开发时间。一个基于某种存储系统的 NAS 系统显然需要的时间更多一些,毕竟 NAS 系统还要解决网络和服务的问题。

最近绿联新系统翻车的新闻刷爆了 NAS 圈,对此我感到毫不意外。我想发表三点个人意见。

1. 存储系统的研发是困难的·

难就难在如何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知乎用户 AlphaArea 曾经无情嘲笑群晖系统卖的贵,认为群晖就是 Linux 加 KVM,然后靠容器撑起一片天。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 1. 知乎用户嘲笑 Synology 卖的贵,有这个价格不如去买 Windows Server.

图 2. AlphaArea 认为,群晖的服务全靠 Docker 撑起来。

说到底,事实确实就是如此,但这并不代表群晖没有科技地位。事实证明,把一套复杂的东西封装好并做成绝大多数人都能上手的产品,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里面还会涉及到一些核心组件的开发。

文件系统是最重要的,但是在 NAS 系统中貌似也是最不起眼的,毕竟绝大多数厂商都没有能力订制属于自己的文件系统,只有强如 Apple、Microsoft、IBM 才有兴趣、有实力打造自己的文件系统。此外,很多优秀的文件系统都是开源的,拿来主义岂不美哉?

做民用 NAS 本质上是做用户交互。用命令行确实管用,但是并不好用,只有对 Linux 命令行极为熟悉的高手才会在命令行界面如履平地,绝大多数人连 SSH 远程开发都不知道。我见过无数人启用虚拟机,还要在 VNC 里开 VSCode 编辑代码,殊不知 LSP、DAP 等语言协议已经完全可以在命令行里优雅运行了。

要用做工业产品的态度做 NAS. 产品经理能把一个专属于极客的工具做成连三岁小孩都能用的 App,才能体现出技术含量。我想,每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群晖用户在成功跑起了第一个容器应用之后,内心应该是无比欣喜的,仿佛世界为自己敞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所要做的无非就是点一点,最多再配置一下存储路径。

产品从硅芯片制造,到用户界面实现,中间涉及无数知识产权和工程师心血,某些层次肯定具有明显更高的难度,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层次是没有价值的。做开发的看不起做销售的同事,但是没有做销售的同事风里来雨里去,你做的这些产品有什么价值呢?

做计算机的人容易陷入误区,觉得自己懂点代码就天下无敌了。实际上你优化的网络带宽、延迟,可能最终只是为了给周杰伦演唱会直播提供一点技术支持,或者为抖音某擦边女主播推流降低一点网络压力。而你,并不喜欢听周杰伦,也不怎么看擦边女主播。真正的能改变世界的技术,无一不是在巨大的需求之下催生而出的,没有牛顿也会有爱因斯坦,个人英雄主义可能并没有什么作用。产品经理关注的应该是如何让需求落地,而不是对着曲高和寡的技术沾沾自喜

2. 技术道路是崎岖的·

易用的技术受众最多,同时面临的桎梏也越大。人少的技术路线,往往具有更多的可能,也需要更艰深的努力才能学会。

我记得多年前我做密码竞赛,当时执迷不悟使用 Mathematica 做符号计算,最终发现受限于该软件的内存分配模型,很多迭代根本展不开。而有些人另辟蹊径,选择用 C++ 做计算,搭配文件读写可绕过内存瓶颈。但毫无疑问,用 C++ 是更难的,但它的自由度更高。

作为一个用户(而不是产品经理),你应该选择最可靠的产品,而不是看上去好玩的东西。国产 NAS 只有两个购买准则:

  1. RAID 和文件系统是标准的
  2. 随时可以切换到开源系统,如 Debian,并重新挂载数据。

如果一个系统锁死 bootloader,而且使用了加密的存储格式,我建议所有用户远离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手机备忘录不要用苹果自带的,尽量用 Obsidian 等基于开源格式的软件。笔记也尽量不要用 Notion、wolai 等基于加密格式的,因为一旦这两个厂商出问题,你的数据可能就回不来了。

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应该尽可能保护消费者,让不懂技术的人也不至于被加密格式绑架。强如苹果,大而不倒,哪怕它加密也可以勉强接受,毕竟苹果破产跑路的可能性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个公司信誉不那么强,你就得提防起来。

自由的技术总是藏得遮遮掩掩,需要有个师傅领你开阔一下眼界才能看清世界的本原面貌。原来 VSCode 不需要付费购买,原来源代码唾手可得。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个理念。

3. 商业纠纷用商业协议解决·

这是一个人情社会,但是也还算一个法治社会。能用商业协议、合同解决的东西,就不要诉诸谩骂、网暴。

绿联 NAS 新系统做得很垃圾,尽管退款就是了,不要浪费太多感情。

世界如此复杂,能做出一个久经考验的产品不容易,以后买东西记得买经过市场检验的,而不要盲目尝鲜。

That’s all.